
鋰電網訊:普通和插混被劃入了燃油汽車投資項目,HEV和PHEV要涼涼?
新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意見征集即將在8月3號截止,據悉,該規定一旦正式實施,沉寂了許久的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可能會重啟。
新版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以下稱征求意見稿,是為了替代發改委在15年發布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業內也稱27號令。與工信部17發布的“39號令”一起,組成了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雙資質”(為何生個娃這么難?說說新能源汽車的準生證)。
目前共有北汽,奇瑞,江鈴等15家車企獲得了發改委“27號令”的資質,而其中只有6家同時拿到了工信部“39號令”的雙資質。
征求意見稿主要由燃油汽車投資項目,純電動投資項目以及其他投資項目組成,這里為大家劃一下重點。
政策目標
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投資項目類型
投資項目主要分為整車投資項目和其他投資項目兩個部分,整車投資項目進一步分為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其他項目投資包含汽車零部件,動力電池回收等。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混合動力汽車(H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被劃分到了燃油汽車投資項目里,而增程式電動汽車被劃分到了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里。
汽車人參考認為,增程式電動汽車從本質上講是混合動力的串聯形式。而征求意見稿中將其獨立于混合動力汽車而劃分在純電動汽車投資項目里,耐人尋味。
汽車人參考也注意到,在征求意見稿的名詞解釋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又是包含在新能源汽車范圍之內的。
整車投資-燃油汽車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禁止新建獨立燃油汽車整車企業。對燃油汽車擴能項目和異地新建,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規定。
整車投資-純電動汽車
針對于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征求意見稿對項目所建省份,企業法人,主要股東,建設內容等方面也提出嚴格的要求,其中包括純電動乘用車建設規模不低于10萬輛,純電動商用車不低于5000輛。在技術要求中,也明確了電池衰減和百公里電耗等要求。
其他項目投資
對于新建動力電池企業,征求意見稿在產品研發機構、團隊、生產設備、生產產品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明確了功率密度,快充倍率以及壽命的技術要求,對于能量型電芯,功率密度需要高于300瓦時/千克,而功率型電芯,快充倍率高于8C。
小結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投資總額超過了1600億,項目超過100個,目前有超過200家企業在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
新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加速落地,使得新能源汽車行業準入門檻進一步提高,有助于遏制目前存在的盲目投資以及劣質產能過剩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