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就在兆新股份著手推進鹽湖提鋰業務的重要階段,寶能集團旗下的深圳寶信于7月11日至17日,在5個交易日內,斥資3.04億元對兆新股份強勢舉牌,一時引發猜想無數。
此舉目的何在?考慮到寶能在汽車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系列動作,積極布局鋰電產業或許就是其中一個答案。
在國家實施新能源政策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新能源領域。從產業層面來看,新能源汽車帶動了行業上游的發展,而掌握上游資源,也就是鹽湖鋰資源,自然就成為希望分羹其中的企業布局的核心領域之一。
作為一名鹽湖提鋰新兵,兆新股份傳遞給外界的態度就是不追熱點。公司表示,在中長期階段內,在保證傳統業務質量的同時,公司將主要圍繞電動車上游產業鏈布局鹽湖提鋰、鋰鹽產品深加工領域。
獲“寶能系”旋風式舉牌
“寶能系”近年來在汽車領域可謂動作不斷,汽車產業鏈“小伙伴”包括韶能股份(000601,股吧)、中鉅高新、南玻A以及成立于2007年的觀致汽車。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表示,將把新能源汽車作為“制造寶能、科技寶能、民生寶能”戰略實施的核心產業。
兆新股份18日公告,基于對兆新股份未來發展前景及投資價值的認可,在2018年7月11日至17日期間,深圳寶信耗資約3.04億元累計增持公司股份9412.0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本次權益變動前,深圳寶信未持有公司股份。
公告顯示,深圳寶信注冊資本為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李敏斌,同時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工商信息顯示,深圳寶信在此次舉牌前(7月16日)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高管變動。7月16日之前,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還是姚建輝。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金洋(港股上市公司)副總裁也叫李敏斌,中國金洋的下屬企業香港寶信資管是深圳寶信的唯一股東。據公開信息,李敏斌曾供職于深圳深業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并于2015年11月27日調任中國金洋執行董事,而董事會主席則是姚建輝。姚建輝還是上述深圳深業物流(寶能控股的鉅盛華為其控股股東)董事。
公司表示,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后,深圳寶信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加或減少其在公司中擁有權益的股份的可能。
暫不論此次舉牌的最終目的為何,一個背景是,“寶能系”近年來在汽車領域可謂動作不斷,汽車產業鏈“小伙伴”包括韶能股份、中鉅高新、南玻A以及成立于2007年的觀致汽車。不僅如此,寶能旗下的寶能汽車有限公司早在2017年3月即已注冊成立。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表示,將把新能源汽車作為“制造寶能、科技寶能、民生寶能”戰略實施的核心產業。
據寶能官網披露,今年3月23日,寶能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在陜西省西咸新區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約400億元,規劃產能100萬輛(其中一期50萬輛)新能源汽車及配套項目,整車和零部件制造產值將超過千億元。這是寶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大舉措。
切入鋰電產業鏈上游
經過一系列投資及資源整合,兆新股份正式進軍電動車產業鏈上游材料鋰鹽產品資源及深加工環節。公司自2014年轉型進入新能源領域至2016年末,公司凈資產增長約300%,并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最高有望實現30%的增長
兆新股份同樣也嗅到了其中的市場機遇。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核心材料的碳酸鋰,市場需求與日俱增。有數據預測,到2020 年,全球對碳酸鋰的總需求將達到40萬噸,僅新能源汽車的新增碳酸鋰需求就將達到20萬噸
而對本就具有新能源基因的兆新股份而言,廣闊的市場空間令其將目光精準聚焦于鋰電產業鏈。2017年,經過一系列投資及資源整合,公司正式進軍電動車產業鏈上游材料鋰鹽產品資源及深加工環節。而早在2014年,主營精細化工的兆新股份即以光伏發電領域為切口,戰略轉型進入新能源領域;2016年11月,公司完成更名,業務重心向新能源持續推進。
兆新股份的規模和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據測算,公司自2014年轉型進入新能源領域至2016年末,公司凈資產增長約300%,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增長約175%。2018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億元,同比增長30.51%;凈利潤3126.5萬元,同比增長28.13%。公司預測,今年上半年凈利潤最高有望實現30%的增長,達到8211.07萬元。
有研報分析指出,目前國內的主要提鋰來源仍是礦石。然而,在資源稟賦上,我國已探明的鋰資源(金屬當量)中,鹽湖資源占比約達85%,礦石資源只占約15%,因此國內的鹽湖提鋰發展潛力巨大。
相比礦石法提鋰,鹽湖提鋰在成本上是否有優勢?有行業專家表示,礦石提鋰方面,從鋰輝石到1噸碳酸鋰的成本大致為3.8萬元;以同樣模式測算,鹽湖提鋰的成本約為1.6萬元/噸。另外,由于礦石提鋰具備更為成熟的生產工藝,其產品一般都是電池級,鹽湖提鋰則主要為工業級。
不過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實際應用上,不同的電池廠家對雜質的要求存在差異。雖然客觀上,基于氯化物體系下的鹽湖提鋰確實不能直接達到電池級碳酸鋰標準,但只要影響在可控范圍內,基本就沒問題。
有資料顯示,我國鹽湖資源主要分布在西藏及青海兩地,其中青海的鋰資源以柴達木盆地的察爾汗鹽湖(碳酸鋰當量最大但鋰資源品位較低)、東臺吉乃爾湖(鎂鋰比較理想)和西臺吉乃爾湖(儲量和品位居中)為經濟價值最高。
力爭“資源+技術”全覆蓋
公司參股青海錦泰,鎖定的是上游資源端,同時也為上海中鋰解決了資源供應的后顧之憂。除了上海中鋰的技術,公司還在積極尋求技術合作,以求把純度問題解決。公司稱:“我們希望做到極致。”
對于鋰電產業的布局,公司認為,上游資源和下游技術的協同并進是進軍鋰電產業鏈的目標,而只有在上游資源完備后,對接下游技術才有話語權,這樣才能形成規模優勢從而有效打通產業鏈。
公司參股的青海錦泰擁有巴倫馬海湖約473平方公里(采礦權面積197.96平方公里、探礦權面積274.89平方公里)的鹽湖資源。兆新股份董秘金紅英告訴記者:“巴倫馬海礦區擁有優質的鋰、鉀、硼、鎂等多種礦物資源,是開展鹽湖制鋰技術的理想礦區,品位方面介于察爾汗鹽湖和東臺鹽湖之間。”
據公司介紹,青海錦泰建有4000噸工業級碳酸鋰產線,2018年下半年開始投產,全年產能計劃擴充至17000噸,下游主要客戶有贛鋒鋰業(002460,股吧)、江西合縱鋰業、四川致遠鋰業、上海中鋰等。
不僅如此,2017年底,兆新股份還牽手贛鋒鋰業,成立兆鋒鋰業,后者將專注于碳酸鋰及無水氯化鋰的生產、銷售。據悉,一期規劃產能17000噸(包括7000噸電池級碳酸鋰和10000噸無水氯化鋰生產線),由青海錦泰提供氯化鋰溶液,贛鋒鋰業負責100%包銷。
另外,公司于去年10月以1.25億元收購上海中鋰20%股權,并在觸發標的資產2017年承諾業績達到3000萬元等約定后,公司于今年6月13日披露,按承諾以5億元的價格收購上海中鋰剩余的80%股權。
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看中的就是上海中鋰電池級碳酸鋰的核心技術儲備。據介紹,上海中鋰建有年產8000噸電池級鋰鹽產品車間,產品主要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3C 產品電池等領域。不僅如此,上海中鋰還與天齊鋰業(002466,股吧)、贛鋒鋰業共同參與制定磷酸二氫鋰的國家行業標準。
另一方面,公司參股青海錦泰,鎖定的則是上游資源端,同時也為上海中鋰解決了資源供應的后顧之憂。據了解,上海中鋰與加拿大礦石廠簽有長期鋰礦石供應合同。在公司看來,進口鋰礦石和鹽湖提鋰兩個方面都要做好,在保證獲得進口鋰礦石供應的同時,提高鹽湖提鋰技術和效率。
據透露,除了上海中鋰的技術,公司還在積極尋求技術合作,以求把純度問題解決。對此,公司董秘表示:“隨著國家標準的日趨嚴格以及電池質量的提升,必須儲備更多的技術以適應不同的用戶,我們希望做到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