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德國時間7月9日下午,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300750.SZ)與德國圖林根州州政府簽署了投資協議。據協議,寧德時代將2.4億歐元(約折合18.7億元人民幣)在聯邦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市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該協議是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共同見證下簽署。
同時,7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在兩國政府官員的見證下,中國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與寶馬(荷蘭)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寶馬)正式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
長城寶馬合資,無論對寶馬的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還是對長城的國際化戰略都是強有力的補充,是實力派的強強聯合。未來,通過雙方在品牌建設、管理體系、生產制造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必將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加快雙方的全球化進程和新能源發展步伐。
寧德時代 將全球最領先的動力電池技術帶到德國
寧德時代成立于2011年,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于今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據寧德時代招股說明書數據,2017年,寧德時代鋰離子動力電池出貨量11.84GWh,全球動力電池市占率17%,排名第一。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資深動力電池行業人士透露,政府意在幫助一批具備競爭優勢的民企崛起,因為相較于國企和央企,在海外資本市場投資中,民企因其“絕對市場化”特性,較易打破投資偏見。
據了解,寧德時代圖林根電池生產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與生產,計劃于2021年投產,2022年達產后將形成14GWh的產能,有望為當地提供約600個就業崗位。電池生產基地制造的產品將為寶馬、大眾、戴姆勒、捷豹路虎、PSA等全球知名車企配套。
這不是寧德時代的首次海外投資。自2014年起,寧德時代先后在德國、中國香港、法國、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設立子公司。2017年2月,寧德時代投資3000萬歐元參股芬蘭維美德汽車有限公司(Valmet Automotive Oy),獲得該公司22%股權。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通過在歐洲形成本土化動力電池供應能力,有助于動力電池企業進一步貼近歐洲客戶,提供更為及時有效的產品解決方案,響應客戶需求。
“寧德時代的投資是圖林根州過去十年以來最重要的投資之一。”圖林根州經濟部部長Wolfgang Tiefensee對簽署合作表態稱。
強強聯合加速新能源布局 長城寶馬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
7月1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在兩國政府官員的見證下,中國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與寶馬(荷蘭)控股公司(以下簡稱寶馬)正式簽署了合資經營合同。
合同規定,長城寶馬建立合資公司,雙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7億人民幣,注冊地址為江蘇省張家港市,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公司董事會由六名成員組成,董事長由長城委派,副董事長由寶馬委派,董事任期四年。合資公司規劃了標準年產能16萬輛的國際先進整車工廠——這是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也是長城新能源汽車邁向國際化的橋頭堡。
在中德兩國政府官員見證下,長城、寶馬正式簽署合資經營合同。
合資公司命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51億元。
合資公司落戶江蘇省,標準產能預計16萬輛,視生產計劃,年生產規模會增加。
合資公司面向全球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
此次合作將有力促進雙方的全球化進程。
此次合作將有力促進長城汽車新能源的布局和發展。
長城寶馬合作,是建立在多輪溝通,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的商業合作,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趨勢,也符合社會對于節能、環保、高效的新能源汽車需求。合資公司將整合股東雙方的技術、資源和管理優勢,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面向全球市場開發新一代純電動汽車。
長城汽車在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領域,如電機、電控、動力電池等都有所布局,已經建成電芯、機理分析、PACK、BMS試制試驗室以及電池試制車間、試驗中心、分析中心等。此外,長城汽車在韓國京畿道城南市和奧地利下奧地利州建立了新能源技術研發中心,利用國際一流人才資源與國內協同開發先行技術。
長城寶馬的合作是中國汽車產業開放合作的新型范例,也是全球范圍內資源優化整合的趨勢體現,有利于融合彼此專長,共同深耕更廣泛的國際市場。此次合作,無論對寶馬的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還是對長城的國際化戰略都是強有力的補充,是實力派的強強聯合。未來,通過雙方在品牌建設、管理體系、生產制造和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必將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加快雙方的全球化進程和新能源發展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