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網訊:上周,國內兩大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很忙。
7月4日,寧德時代與東風汽車合資成立的動力電池公司-東風時代(武漢)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在東風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成立并建成投產。這是繼上汽時代之后,寧德時代與主機廠成立的第三家合資電池廠。
7月5日,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聯合在重慶兩江新區設立合資公司,進行動力電池生產、銷售。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表示,該次戰略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
根據雙方合作內容,雙方將聯合成立一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在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進行資本合作,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
比亞迪股份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和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出席儀式,就能看出這次合作是深入全面的,在中國汽車行業中更是史無前例的。
據悉,電池合資公司將聚焦于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業務板塊,產能按照10GWh規劃,分階段實施,一期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雙方將會充分利用并整合各自在平臺、技術、管理、生產、營銷方面的優勢,共同在動力電池與整車的匹配、動力電池的產業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聯手打造全球領先的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平臺,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未來,雙方還將圍繞電池回收再制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形成國內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化能力。
客觀來看,東風汽車與寧德時代,長安汽車與比亞迪成立合資電池公司,都是主機廠與電池廠合作程度的升級。主機廠已經不滿足于當一個單純的電池采購商,而是希望通過入股、合資或自建的方式布局動力電池,掌握電池核心技術,從而提升主機廠的市場競爭力。
而作為當前國內最大的兩家電池企業,寧德時代在2017年超越比亞迪之后,以一騎絕塵的姿態在國內國際電池市場上攻城略地,相繼拿下日產、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等國際一流主機廠的電池訂單。和主機廠建立合資公司,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其市場份額。
比亞迪作為曾經的鋰電王者,在被寧德時代超越以及補貼下滑之后,深深的認識到了動力電池自產自銷的弊端,因此急于開放動力電池業務,希望重奪動力電池出貨量第一的桂冠。而與長安汽車成立合資公司,或將率先實現其動力電池對外出售。
事實上,寧德時代與比亞迪爭相與主機廠建立合資公司釋放出一個信號,即隨著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主機廠為了獲得更多更優質的電池供應商,電池廠為了提升市場份額,雙方都想進行戰略合作,強強聯合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
截至目前,包括寧德時代與上汽集團/東風汽車,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力神電池與東風汽車、孚能科技與北汽新能源等,都已經成立了規模巨大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在此情況之下,未來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比亞迪與長城汽車、國軒高科與江淮汽車等成立合資電池公司也存在極大可能。
自古以來,得渠道者得天,新能源汽車作為鋰電池行業的重要銷售渠道已經成為各家動力電池廠商重點關注的對象。屆時,動力電池市場之爭或將從單純的電池企業之間的競爭,升級成主機廠和電池廠聯姻團體之間的競爭,從而對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產生極大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