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不|91免费视频观看|成人av小说|久久精品影视大全|亚洲第一伊人

歡迎訪問鋰電網(li-b.cn),鋰電產業鏈服務全平臺!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    |  廣告單價 |  鋰電資訊
首頁 > 資訊 > 分析 > 誰用2.17億徹底打破了格力的電動汽車夢?

誰用2.17億徹底打破了格力的電動汽車夢?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 作者:admin | 分類:分析 | 時間:2018-06-13 | 瀏覽:11907
文章頂部

鋰電網訊:一根長陰線,徹底打破了董小姐的造車夢。

6月12日,長園集團公告,公司當日收到格力集團的《關于終止要約收購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函》: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20%股份事項未獲得珠海市國資委批準,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對于收購要約終止的原因,很多人猜測,其可能源于日內下午,長園集團集合競價的盤面上發生的“恐怖”一幕。長園股份遭到2.17億單一資金方砸盤,跌至跌停位置,似乎是企圖要故意拉低股價,破壞格力集團對長園的要約收購。

根據5月16日長園集團發布公告,格力集團擬斥資40億要約收購長園集團已發行股份的20.05%,要約價19.8元/股。而根據長園集團今天收盤價,其溢價率高達近40%,收購要約整體溢價水平高達逾10億元。

十年前國有資產流失的“大詛咒”,是格力本次收購要約的“命門”。而長園集團盤面“風云突變”,攪黃了格力集團的全盤計劃,是正是有預謀的,有計劃的一次反擊。

神秘人砸盤?

長園集團日內交易棋至盤中,于14點左右開始突然閃崩失重,股價在低量成交的狀態下開始雪崩,短暫觸及跌停之后。

有意思的是,在觸及跌停位置之前,長園集團并未放量,卻恰恰是在“神秘資金”意圖反擊做空者的時候,做空者來襲。

而從盤面上來看,長園集團在下午14:34于賣1位置突然出現8筆整齊劃一的空單,逾億元的資金將長園集團股價在跌停位置上死死壓住。

0.png

龍虎榜賣出榜數據顯示,國泰君安廣州人民中路賣出2.17億,銀泰證券上海嘉善路賣出3110萬,廣發證券上海東方路賣出3110萬,招商證券深圳福華三路賣出2170萬,機構賣出1710萬。其中著名游資申萬宏源上海東川路參與該股。

相比其他賣手,這個這個國泰君安廣州人民中路以近乎10倍的拋壓冠絕龍虎榜賣出榜。這個神秘人是誰?

1.png

翻閱長園集團十大股東列表,持股比例最低的中信證券股份公司,按照今日跌停位置計算,持股市值在3億左右,說明很少有單一方有實力

而上述股東雖然均為流通股股東,但包括吳啟權、邱麗敏、周和平、曹永祥、王建生在內均為公司董監高,集中競價減持前必須進行公告。所以“神秘人”不會是他們。而包括第一大股東深圳市藏金一號投資企業(有限合伙),為公司董監高持股上市公司的持股平臺,同樣需要減持前予以公告。

這讓格力要約計劃的砸盤者,變得更為撲朔迷離。

溢價減持是“毒丸計劃”?

眾所周知的是,在還算得上攀關系講路子的中國資本市場,要約收購是一定程度上懷著“敵意”的。格力集團使用要約收購,或許是因為無法直接從長園集團原控股方獲得控股權的情況下的“下策”。

事實上,格力集團已經表示,要約收購完成后,格力不會謀求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試圖減輕長園集團原控制方的戒備心理。

然而事與愿違,長園集團在格力集團收購要約發出后,包括公司董監高及其持股平臺立馬發布了爭鋒相對的減持計劃。

5月23日晚間,也就是格力發布要約收購一周后,長園集團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藏金壹號及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過1%的股份,若格力集團此次要約收購成功,兩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差距將進一步縮小至1.25%。

根據公告,藏金壹號及一致行動人目前共持有長園集團3.2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3%。此次藏金壹號、吳啟權、曹勇祥、王建生、魏仁忠5名股東擬自公告披露日起15個交易日后3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長園集團股份,減持數量不超過總股本的1%,具體減持數量如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股東此次擬減持的價格區間。吳啟權、曹勇祥、王建生、魏仁忠4名股東擬減持的價格區間為19元/股—22元/股,藏金壹號擬按市場價格減持。有意思的是,長園集團在當天的收盤價為17.19元/股,減持價格區間較之有10%—28%的溢價。

對于本次減持,市場有兩種看法。有人認為,溢價減持代表了管理層希望抬高股價,因一旦股價超過要約收購價,要約收購將無法成功。也有人表示,管理層希望配合格力的要約收購,在股價超過要約收購價格時,進行減持施壓。

至于今天的砸盤者是否便是這幾位長園集團的董監高?并非如此。由于減持公告日期為5月23日,其需要經歷15個交易日的窗口期,而允許董監高減持的日期為6月14日至9月14日,股今日砸盤格力收購計劃的,另有其人。

格力夢碎新能源

長園集團本身也并非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優質資產”。

長園集團成立于1986年,原本是一家電網設備以及新材料生產商,于2002年12月在A股上市。曾經是李嘉誠旗下長和投資的控股子公司,但長和投資在2014年前后逐步出售股權,退出長園集團。

隨著長和投資的退出,公司的發展方向也有所改變。在繼續原有的業務外,公司開始通過收購兼并方式布局電動汽車產業鏈。

根據面包財經報道,2014年,公司圍繞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方面,相繼投資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江蘇華盛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80%股權、增資獲得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11.11%股權。此后,又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別收購了珠海運泰利、湖南中鋰等多家相關公司。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這4年間,長園集團在并購上投入金額超過60億,累計商譽50億。

在這個節骨眼上,格力花大價錢收購這個“新能源車PE”式的上市公司,在如今這個商譽頻繁暴雷,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大背景下,似乎看上去有些不智。

而硬幣的另一面,格力的鐵娘子董明珠“干私活”投資珠海銀隆,如今也已危在旦夕。

6月7日,珠海銀隆上市輔導突然終止。此前銀隆負面消息不斷,經營出現問題、訂單下降、多處廠區大面積停產等。一系列問題,已經傳導至銀隆資金鏈。

有目擊者稱,珠海銀隆公司門前的供應商排起了長龍——一面是尋求與董小姐合作的,一面是討債而不得的,部分供應商已經面臨破產危機,其行狀宛如樂視危機爆發初期。

我們尚不知道格力的鐵娘子董明珠是否在長園集團的要約收購背后“出謀劃策”,但從現實的角度,格力體系往新能源車轉型的路子,算是被徹底砸了盤了。

分享到:

合作機構: ofweek鋰電網 | 電池在線網 | 亞太電池展 | 巨典展覽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覽 | 亞化咨詢 | 知行鋰電 | 高工鋰電 | 深圳市電源技術學會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鋰電網(li-b.cn) | 粵ICP備18158530號


掃碼關注微信
獲取更多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