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歷時5年、投資50億元研發(fā)的跨座式單軌“云軌”在深圳首發(fā),正式宣告進軍萬億級軌道交通領域。吃瓜群眾表示,以后上班可以不用擠地鐵啦!
比亞迪“云軌”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具有極強的地形適應能力;噪音低,可從城市建筑群中穿過??蓮V泛用于中、小城市的骨干線和大中城市的加密線、商務區(qū)、游覽區(qū)等線路,解決大眾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云軌”搭載了由比亞迪自主研發(fā)鐵電池,采用全鋁輕型和流線型車身設計,搭載鐵電池儲能系統(tǒng)、永磁輪邊直驅電機、輕量化車體、單軸轉向架、能量回饋及通訊系統(tǒng)和輔助的無人駕駛技術;運能為1-3萬人/小時(單向);最高時速可達80km/h。車型可以設置為3—8節(jié)車廂,每節(jié)車廂可容納200名乘客。發(fā)車和制動都比較平穩(wěn),比地鐵安靜、寬敞;能耗低,可在制動過程中回收電能。
云軌項目建設周期短,只需要地鐵的1/3建設時間,造價也只是地鐵造價的1/5,極為適合二三線城市的交通體系建設。據(jù)悉,比亞迪與深圳市政府簽署價值約100億元的首條60公里軌道項目以及汕頭市價值250億元的250公里軌道項目。另外,獲得了多個城市總計300公里意向性訂單,投資總額近500億。
同為空中巴士:“巴鐵” 被曝實為金融詐騙
同樣是空中巴士,今年8月2日,號稱“空中巴士”的巴鐵試驗車在進行路面測試后遭到社會各界對科技含量、背后資金問題等多種質疑。“巴鐵”號稱是適用于城市主干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采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也就是“空中巴士”
巴鐵車廂內(nèi)概念圖但在進行路面測試后遭到社會各界對科技含量、背后資金問題等多種質疑。今年8月,有媒體在實地探訪位于河南周口的巴鐵項目研發(fā)生產(chǎn)基地發(fā)現(xiàn),規(guī)劃投資100億元的項目竟是荒地,毫無施工跡象,土地、環(huán)評等各項手續(xù)還不完備,曾宣稱的“2017年首輛巴鐵下線”仍是個問號。
之后,所謂巴鐵被曝根本只是游樂場的水平:車內(nèi)沒有任何新的科技,就是生搭出來的一個模型車,然后在輪子和軌道下面塞了兩輛小轎車,從而營造出了一個概念圖上的樣子。然而最后的真相讓吃瓜群眾表示大跌眼鏡:巴鐵實質是一場“金融詐騙”,巴鐵實際控制者華贏凱來P2P理財公司利用很多地方政府的心態(tài)與關系,包裝出P2G(社會資本借貸政府)的概念,給理財產(chǎn)品披上了厚厚的“公家馬甲”。
無論如何,空中巴士是真的建起來了,永遠站在風口浪尖的比亞迪帶著空中巴士“云軌”這次是真的要上天了!就目前來看“云軌”還是有很多優(yōu)勢的,占用空間小,節(jié)省了很多空間跟建設成本;純電力驅動,可在制動過程中回收電能,能耗低。對于人口相對密集、交通擁堵,財力有限建不了地鐵的二三線城市來說的確是可以大力緩解交通壓力的有利方式。并且,“云軌”的建設難度比輕軌和高架橋BRT還要小,占用空間也小很多,和輕軌、高架橋BRT比起來還是很有競爭優(yōu)勢的。
來源:鋰電大數(shù)據(jù)
鋰電池產(chǎn)業(yè)鏈營銷推廣,上鋰電網(wǎng)(li-b.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