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0月下旬以來,銅箔、鋁箔、電解鎳、電解鈷、電解錳、碳酸鋰等原材料價格瘋漲,大有“以原料影響全產業鏈,以成本倒逼技術創新”之勢。
新一輪原材料上漲,然而終端下游價格相對穩定,電芯廠商壓力山大。
原材料上漲,誰最受傷?
據鋰電大數據統計,從10月下旬至今,鋰電行業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創2016年歷史新高。
鋰電行業原材料價格變動表
原料 今日價格(元/噸) 環比上漲(元/噸) 環比漲幅
銅 44825 7350 19.6%
鋁 15170 1880 14.1%
電解鎳 93350 13475 16.9%
電解鈷 215500 3500 2%
電解錳 13450 2275 20.3%
電池級碳酸鋰 129000 6500 5.3%
鈷酸鋰 196000 2500 1.2%
四氧化三鈷 156500 9500 6.5%
那么原材料價格上漲,對產業鏈哪些環節企業造成壓力呢?
鎳、錳、銅箔上漲幅度相對較大,直接影響正極材料價格進而增加電池原材料成本,但是從終端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價格相對穩定,上漲空間有限,因此,原材料價格的瘋漲,將進一步壓縮動力電池企業利潤空間,對于動力電池企業而言是一種重要考驗。
霧里看花,深究瘋漲背后
在鋰電行業迅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鋰電池上中下游企業都沒有做好迎接原料價格“瘋漲期”的準備。是什么造就了原材料價格“瘋漲”?
原材料價格上漲主因在于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上中下游投產時間差和資源有限性。
1、新能源汽車對原材需求拉動,促使原料供需不平衡。在政策紅利推動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為國家戰略,日前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明確了中國汽車產業未來技術發展的七大方向,并且明確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與傳統燃油汽車平分天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對于鋰電池需求拉動明顯,相較于2015年,2016年國內鋰電池原材料需求增加明顯,而供求短缺量也相對較大,足以帶動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2、原材料價格上漲原因還在于上下游投產的時間差。2016供需缺口繼續擴大,下游企業的庫存提升需求大幅擴大了供需缺口。2016年受騙補事件及電池目錄的影響,上半年電池廠采取保守的心態,產線投入比較少,而原材料資源投產雖然集中在下半年,但由于下半年電池廠不斷擴大生產線,對于上游原材需求不斷擴大,時間差導致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
3、資源儲量有限,開發有難度。上游材料的產業鏈中,加工產能相對集中,資源供應更是高度壟斷,從而使得需求爆發時,產能依舊有序釋放,能夠發揮定價權。目前國內原料對外依存度過高,受國際環境影響較大,一方面國外資源儲量有限,另一方面開發難度加大,成本價格提高,原材料價格相應上漲。
蝴蝶效應,倒逼產業鏈優化升級
“以原料影響全產業鏈,以成本倒逼技術創新”,從原材料源頭繁衍的一場蝴蝶效應,將會如何倒逼行業優化升級,倒逼產業鏈延伸發展?
原材料的“瘋漲”對鋰電企業和行業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未來行業將會越來越集中,從企業層面上看,原材料的“瘋漲”,對那些管理上更科學、更精益、更高效的企業而言,在產品價格方面更具有優勢,更有競爭力,可以說原材料價格的“瘋漲”對這類企業來說或許是個機會;相反,對于管理依舊粗放的企業來說就是噩夢了,對于那些產品有技術壁壘、不易復制、獨特性的企業來說價格上漲影響不大。
針對原材料價格“瘋漲”,造成成本上漲,可能會對鋰電企業的預期利潤造成沖擊,消減了他們的利潤空間。因此在行業層面,短期的確會是個挑戰。
但是從長期來看,可能漲價會促成鋰電企業的差異化經營同時促進產品創新,更加注重產品與品質,這未嘗又不是一個機遇。原材料價格瘋漲,可能會促使行業重新洗牌,倒逼產業鏈優化升級。
來源:鋰電大數據
鋰電池產業鏈營銷推廣,上鋰電網(li-b.cn)
